『當慾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,當慾望得到滿足便無聊,
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。』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~~亞瑟‧叔本華(Arthur Schopenhauer)


痛苦的來源

 

在諮商當中遇到的個案雖然不算多,但是整理現在年輕人的煩惱與痛苦,多半便是『不如己意』

當環境不如己意、他人的行為不如己意、甚至自己的表現不如己意的時候,便會感到煩惱及痛苦。尤其,青少年與大學生在家庭中沒有掌握權力,在經濟上沒有自主,周遭的資源也不足夠時,這些青少年們便無法改變外在環境去順服自己的渴望、期待、價值觀,因此這種不滿足就成為痛苦,而在他們尋求諮商的時候,一開始的期待及目標都是想找到方法去改變現況,讓自己不那麼痛苦。

 

而以佛家的觀點來看痛苦這件事,由於這世界的一切都是”無常”,不可能有永恆存續的人、事、物,因此任何執著於「常」者都會感到痛苦。人生當中有些苦有些快樂,但是快樂離去了一定會感覺到痛苦,而且通常越是快樂的事物,失去了就更是痛苦,可是這種失去又是必然的。由此推知,在無常的作用之下,這個世間只有苦,沒有樂。

(但轉念一想,痛苦也必然會過去,這樣思考就可以幫助自己暫時離苦了)

 

最膚淺的來看苦難這件事,當慾望被滿足時,嬰兒就不哭,而當慾望不滿足時,嬰兒就哇哇大哭,名聞利養、愛情、人際關係等種種慾望不被滿足,就感到痛苦,因而想方設法去追逐,當追求不到,就感覺煩惱。而由無常的觀點來看,即使追到了,有一天終將失去,如果執著於名聞利養的追逐上,就一輩子陷入煩惱的迴圈當中。

 

其次,更苦的事情是:『別人有的我沒有』。當周遭的人跟自己一樣貧窮、或是一樣平庸的時候,雖處貧苦卻仍還能安於平淡,但當自己富有,卻看見別人比自己更富有的時候,反而會有煩惱苦痛滋生,嗔心、嫉妒心、自憐自哀、甚至會起殺心。但是實際上,就算物質跟生活所需一項也沒有缺乏,有些人一樣會感覺痛苦。

 

最後,叔本華提到「當慾望滿足就感到無聊」,這種空虛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痛苦,在存在主義諮商中想要處理的就是這種存在意義的議題。當人不愁吃穿、無須工作時,照理來說應該是很快樂的,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,人閒在那邊什麼事都不做的時候,人生缺乏意義、沒有動力。就好像玩遊戲至沒有追求遊戲目標的時候,這個遊戲就突然讓人覺得不好玩了,所以給予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而在這個議題上,相聲大師吳兆南先生說過一句話:「從前我說相聲是為了活著,現在我活著是為了說相聲」殊堪經典,原本追逐目標與找工作、進行生涯規劃,都只是單純的為了生存跟想獲得更好的生活。直到最後,可能工作與貢獻本身就昇華了,成為一種人生的意義跟滿足,那時候便不太會感覺存在及虛無的痛苦了。

 

「世間諸相,無非幻象,惜吾等夢夢不覺耳。
妄心一動,境界妄現,即起分辨之心,故有愛憎苦樂之別。
愛則生樂、憎則生苦,念念追逐,慾慾驅迫,無有窮時。
即生苦樂,便有執著,或困於苦境不脫,或耽於樂境不捨。」

 

 


對痛苦的處理:

 

對於佛家而言,這世界的一切相都是虛妄的,沒有什麼是固定不變的。而佛家的世界觀比較像是:這世間的一切苦、樂、愛、憎,都只是一個投影,用我的比喻來說,比較類似於一個親臨實境的電影、電視劇,人會因為電影中的情節而有悲、喜、感動……等感覺,也會從電影當中獲得一些收穫跟感想,但如果執迷於其中,因為悲劇的劇情而一直快樂不起來,那就是執假為真了。

所以對於痛苦的處理,佛家第一是要覺察,了解無常、變化,一切事物都有其因由,會有不好的果來自於不好的因。而像是天災之類的人力無可預測避免的事情,則是無常的體現,沒有人可以不變、不老不死。了解這一點,有些外境所發生的事情就讓它如流水一般流過去,重要的是在這一世你想做什麼?成就什麼?什麼才是對你有意義的事情?


西藏生死書裡面對於死亡這件事多有描述,而其實最給我震撼的觀念是:我們都不曉得我們何時會死去、也一定會死亡……可是我們卻常常讓自己忽略這個事實。有的時候,對於有討厭的人、事、物出現時,反思自身的死亡,不定時、不定期,而且必然來到時,會更去珍惜當下,那種討厭的感覺會隨之下降。

 

生命當中,如果每一刻都安祥舒適愉快,那其實就是一種幸福,如果執著一些虛妄的東西讓自己無法安定,對於生命來說是很可惜的事情,好像為了一件不重要的東西而錯失更重要的事物一般。

 

但是,即使是不追求物質、放下慾望的人,還是會感覺到痛苦。佛家的八苦當中,還有一項為五蘊熾盛,我解釋為莫名的由身體、心靈當中出現的躁動、燥熱、不安感。即使在外境外相都能堪破後,自身而來的燥熱也會讓人感受痛苦。(五蘊熾盛,即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陰煩惱之火,在心中焚燒,使人感到心中鬱塞、焦燥、苦悶等難以形容的痛苦。)

這種佛家所謂的痛苦,與身心靈不整合出現的不適現象有類似的地方,佛家也認為可以靠打坐、持咒等方式來排解這種痛苦,而我覺得這也與身心靈三方面的不整合有關,可以由心靈整合的角度去幫助非佛教徒排解這類莫名的痛苦。



在諮商中痛苦的處理:

 

以諮商的角度來看人的痛苦,可以由認知、情緒上來解析。

在認知方面:

 

    1.當對於外在事物的期待沒有得到滿足,又沒有辦法控制時,就會感到痛苦。

如在愛情當中,對方的行為、想法、感覺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,但又有所期待時,就會感覺到痛苦。

 

    2.自身不符合外在灌輸的價值觀、規條架構,又認為這些價值很重要的時候,就會感到痛苦。

 

像如果自己很胖,而社會大眾普遍認為胖不好看、胖子的形象很糟,自己又認同這樣的大眾價值,就會拼命減肥以迎合社會期待,一方面很累,另一方面若是無法達成價值標準,就會有挫敗的感覺。



在情緒方面:

 

在面臨一些會引起痛苦的外在情境時,人普遍都會感覺到痛苦,感覺不到才是異常行為。因此人會由於痛苦感覺而有情緒反應,但是,如果這種情緒反應不被允許表現、或是沒有人協助宣洩、沒有人支持與陪伴的時候,那這種情緒反應就會拖長,或用其他形式表現。


因此,對於當事人的痛苦,首先要承托住他的情緒,同理他的感受、反映他的情緒,幫助他整理並表達自己的感覺。讓他感受自己的感覺,並且是在一個受支持、安全、且有人陪伴的環境之下去感覺,這樣能幫助案主體驗那個情緒,也許可以幫他通過完形循環,讓他有能力再感覺到新的事物。

另一方面,在行為上可以邀請他想想看怎樣幫助自己度過那個悲傷,問:「如果你感覺難過的時候,可以做什麼來讓自己好過一點?」,用他最習慣的方式幫助自己,有些人喝喝下午茶、看看電影、或打打電動,可以幫自己暫時度過那個難過的時候,那至少在悲傷、痛苦的情緒方面,是有事可以做的。

 

而認知方面,如果痛苦是來自於外在人事物的無法控制時,幫案主看見那個無法控制的狀態,然後請案主自己想一想,怎樣幫助自己,可以做些什麼?還是可以用哪種角度去看,讓自己不要那麼痛苦?另一方面則是肯定案主的狀態,解構社會灌輸的價值觀也可以幫助案主鬆動他的認知建構,去詢問那個價值觀對自己的意義?讓諮商師與案主更暸解順服社會價值觀會發生什麼事,內涵的意義為何。

另一方面,雖然諮商師自己會有面對痛苦的一套思維模式,但是同理案主的痛苦,肯定痛苦對於案主世界的撼動,是很重要的,陪案主一同在他的世界當中,會讓案主從陪伴中獲得力量,如果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,那就不會有這種陪伴的力量出現了。

諮商師也不一定要把自己面對痛苦的思維模式套至案主身上,案主不一定能夠體會。反而由陪伴、同理獲得的支持,才是幫助案主走出痛苦的助力之一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s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